新闻动态
邱志荣: 山阴故水道——浙东运河的前身
- 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6:43 点击次数:193
↑人民日报-人民网《悠悠运河 时代新景》
《越绝书》卷八记载:“山阴古故陆道,出东郭,随直渎阳春亭;山阴故水道,出东郭,从郡阳春亭,去县五十里。”山阴故水道东起练塘,西到山阴城东郭门,经山阴城南缘河道以西沿今柯岩、湖塘一带至西小江再至固陵,贯通了山会平原东西地区,并与东、西两小江相通,过钱塘江连接吴国,过曹娥江到句章至姚江连接海外。此外,又与宁绍平原南北向诸河连通,通过古陆道上的涵闸设施,调节南北水位并阻隔潮汐,可谓越国之主要基础命脉。
▲越国水利图(引自《绍兴水文化》)
提供淡水资源
由于越国时尚未建成完整海塘,一日两度的潮汐侵袭平原,内河长期感潮成咸水,淡水资源短缺,使越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故水道和故陆道的建设阻隔了潮水侵入,在以南形成内河。其内各南北向河流可通过故水道相贯通和蓄水,尤其是其中的各河湖之水因此渐成为淡水,使宁绍越族的人们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可供生活和生产,改变了“越之水浊重而泊”的状况。此为越族人民海侵后改造自然环境最重要的举措。
相关资讯